辣椒是茄科辣椒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,其根系不发达,茎直立;单叶互生,卵圆形,叶面光滑;花单生或簇生,多为白色;果面平滑或皱褶,具光泽;果实呈扁圆、圆球、圆锥或线形,种子为淡黄色的扁肾形;花果期5–11月。原产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,墨西哥栽培甚盛,于16世纪后期引入中国,如今中国各地都有栽培,在云南分布广泛,印度、南美,欧洲也有栽培。
辣椒不同时期的需肥特点:
在各个不同生育时期,辣椒植株所吸收的氮、磷、钾等营养物质数量有所不同。从出苗到现蕾期,由于植株根少叶小,干物质积累速度较慢,所需要的养分也就少,大约占整个吸收总量的5%。而从辣椒的现蕾到初花,植株生长速度加快,营养体迅速扩大,干物质积累量也逐渐增加,对养分吸收量增多。从初花到盛花,以及辣椒植株开始结果,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十分旺盛,也是吸收养分多的关键时期,大约占总吸收总量的三分之一。而从盛花到果实成熟期,植株营养生长较弱,对磷、钾等微量元素肥需求多。在果实成熟采摘以后,为了促进枝叶生长发育,又要提供较大数量的氮肥,以促进再次开花结果。

施肥原则:
——基肥以有机肥为主,配合生物菌肥,减少化肥用量,注重培肥和改良土壤。
——追肥要少量多次,做到轻施提苗肥、稳施花蕾肥、重施花果肥。辣椒施肥需遵循“前促、中控、后补”原则,结合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灵活调整。
——生长前期重养根、控旺,开花期控制施肥,防止徒长,以免落花、落叶、落果。
——基肥与追肥结合,肥料按需供应,根据土壤养分状况调整施肥,注重氮磷钾平衡及中微量元素的补充。
施肥建议:
1、基肥
用复合肥40-50公斤+600亿微生物菌剂1kg/亩;功能功效:减轻土壤盐碱化,改善土壤,疏松土壤,增强土壤中有机质、有益菌;满足辣椒对各种大、中、微量元素营养的需求,预防和减轻病虫害发生的几率。
整地前撒施60%基肥,定植时沟施40%。施肥时尽量沟施或者穴施,提高肥料的利用率。
2、追肥
根部施肥,贝滋诺矿源黄腐酸钾+贝滋诺生根剂冲施滴灌;叶面喷施:含腐殖酸叶面肥或钙镁硼铁锌叶面肥叶面喷施,7~10天一次,连用2次。
产品作用:使辣椒根系更加健壮,辣椒根系生长更快,快速吸收土壤中有益菌养分,减少死棵烂苗现象,减少根部病害的发生,提高移栽的成活率,缩短辣椒缓苗期;促进花芽分化和新叶生长。
(1)苗期(移栽后至现蕾前):使用贝滋诺生根冲施肥+高氮型大量元素水溶肥,间隔10~15天冲施一次;叶面喷施:贝滋诺含腐殖酸叶面肥+硼肥+磷酸二氢钾,叶面均匀喷雾(保花保果)。
产品作用:这时期补充营养让作物健壮,可以促生根,促进花芽分化,促进坐果,提高结果率。
(2)开花坐果期:每亩用高磷水溶肥(如10-45-10)5公斤/亩,叶面喷施糖醇硼1-2次,提高坐果率。
(3)结果期(果实膨大至采收):600亿微生物菌剂1gk+高钾型水溶肥5kg+平衡型水溶肥5kg/亩含腐殖酸叶面肥1000倍稀释+糖醇钙稀释1000倍,10-15天/次~3次
每采收1-2批果后追施高钾水溶肥5公斤/亩,或超高钾水溶肥5公斤/亩。水溶肥推荐10-5-40、0-5-50。同时增施钙、硼肥,预防落花落果。
在果实膨大期冲施贝滋诺高钾型水溶肥,高含量钾元素有利于辣椒提早坐果,促进果实膨大,增加果实长度,提高辣椒亮度和品质,提早上市6-12天,延长辣椒货架期,还能延长辣椒的储存时间!椒货架期,还能延长辣椒的储存时间!
常见的问题:
1、生长停滞:因土壤环境差或低温寡照影响,根系生长受抑制。可添加功能性物质促根同时增强作物抗逆性。
2、植株徒长:氮肥过多或高温高湿会导致枝叶过茂、果实减少。建议控制氮肥用量,增加磷钾肥;控温、控湿、增加光照,保护地加强通风。
3、黄叶、生长缓慢:检查是否缺镁(老叶发黄)或缺铁(新叶黄化),针对性补肥。定期喷施含镁、铁、锌的叶面肥。
4、落花落果:高温、雨季易落叶、落花、落果。控氮、增施磷钾硼肥,避免高温高湿环境。盛蕾期喷洒硼砂溶液,提高坐果率。花果期或雨季到来之前,结合喷洒磷酸二氢钾或糖醇锌;并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5、脐腐病:补钙+控水,保持土壤湿度稳定。叶面喷施0.3%糖醇钙,预防脐腐病。
6、肥害:忌用未腐熟有机肥;避免使用高浓度肥料,忌中午高温时追肥、过于集中追肥。辣椒为忌氯作物,过量氯会导致叶片黄化、根系受损,应选择硫酸钾型肥料。
